DriveGPT通过引入驾驶数据来进行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进行持续优化。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不使用高精地图来做城市NOH,毫末是第一个认识到和提出来的。毫末目前仍在朝着重感知技术方向发展,维护成本更低的地图导航元素,具有更强世界知识的车端感知和认知。”8月25日,在第二十六届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魏牌发布会上,毫末智行CEO顾维灏接受采访时重点提及了毫末城市NOH的技术发展进展。
发布会现场,魏牌与毫末这对智能驾驶CP重点介绍了目前的成果及进展。顾维灏表示,“魏牌一直是毫末在智能化道路上的合作伙伴。毫末会将最新的AI智能化技术落地魏牌。目前魏牌高速NOH用户月活跃使用率已经超过88%。”
毫末智行CEO顾维灏
发布会现场,顾维灏展现了毫末智能驾驶新成绩:截至2023年8月,毫末的用户辅助驾驶行驶里程已经突破7000万公里,毫末打造的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学习时长超84万小时,虚拟驾龄相当于人类司机11万年。搭载毫末HPilot的车辆已经销往欧盟、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
根据魏牌官方统计,魏牌蓝山已经服务了20000多个家庭,毫末也为这些车主提供辅助驾驶服务。顾维灏认为,智能化受到越来越多用户的喜爱,背后逻辑是技术发展的逐渐成熟。
毫末从2019年成立以来,在2021年,毫末率先在国内开启了探索Transformer技术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应用,发布了中国首个自动驾驶数据智能体系MANA;2022年,毫末率先发布了“重感知”技术路线的城市NOH、研发落地多目BEV感知技术;2023年初毫末又建成了自动驾驶领域规模最大的智算中心MANA OASIS(雪湖·绿洲),发布了业内首个自动驾驶生成式大模型DriveGPT雪湖·海若。
“毫末将携手魏牌冲刺进入自动驾驶3.0时代,”顾维灏介绍,今年,大模型火爆发展,毫末在业内率先推出了DriveGPT,并对外开放合作。毫末把感知和认知相关大模型能力统一整合到DriveGPT雪湖·海若中。DriveGPT通过引入驾驶数据来进行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对自动驾驶认知决策模型进行持续优化。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
顾维灏透露,毫末DriveGPT雪湖·海若智能驾驶能力首批落地车型为魏牌新摩卡DHT-PHEV和蓝山DHT-PHEV。
对于毫末城市NOH的进展,顾维灏表示,目前已落地北京、上海、保定,未来向落地100城稳步推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