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问界M9上市,四年,三代产品进化,华为拿出了在车圈更加诚意之作。从问界M5、M7问世,到新款M5、M7注入智驾功能,再到基于全新平台打造、软硬件赋能的M9,经过几轮迭代后,问界,或者说华为在汽车领域显得越发得心应手,日渐展示实力。 智能电动汽车的Iphone时代什么时候到来,谁会引领?没有人知道答案,不一定会是华为,但它和小米等科技公司的入局,会加速那个时代的到来。
四年,三代产品进化,华为拿出了在车圈更加诚意之作。
12月26日,问界M9及华为冬季全场景发布会上,半个小时匆匆讲完手机、耳机、智慧屏、路由器、平板等一系列产品后,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带着“领先行业不止一代”的问界M9登场,并再次强调“这是1000万元内最好的SUV”。
在随后长达1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余承东从外观、到内饰、再到智驾、智舱、甚至底盘,全方位介绍了它好在哪里。
有且不止于:屏幕特别多,有10块;空间很大,三排也近1米;百变座椅,“女王、总统”模式通通搬上车;全新途灵底盘,操控和平稳性更佳;智驾全国可开、AEB继续升级……
从问界M5、M7问世,到新款M5、M7注入智驾功能,再到基于全新平台打造、软硬件赋能的M9,经过几轮迭代后,问界,或者说华为在汽车领域显得越发得心应手,日渐展示实力。叠加起售不到50万的价格,从效果来说,还是不错的。
根据鸿蒙智行消息,上市2小时,问界M9大定即突破1万台。
于是,压力又来到了交付这边。
实际上,在问界M7“爆单”之际,外界就对其交付能力产生疑问。
此次发布会上,余承东更是将赛力斯汽车有限公司总裁何利扬请到了现场,直面交付问题。据何利扬介绍,问界新M7上市累计大定已超12万台,其中智驾版占比60%,赛力斯正在不断提升产能,目前产能已达3万台。
01
全面升级,问界造好车
作为华为“迄今为止最重磅的一款产品”,问界M9与此前产品相比,从座舱、智驾,乃至底盘、车身都实现了升级。
毕竟,据余承东介绍,这款车是在全新平台上研发了三年的全新车型。
首先是座舱,10块大屏直接“拉满”。除了仪表、中控、副驾的三联屏以外,还包括了32英寸的车内幕布投影、4个Maglink、75英寸的X-HUD以及车外100英寸的大灯投影。
其中,华为临境抬头显示系统,支持AR路面导航,图标最高亮度为12000nits,支持75英寸成像面积、8.5米远;在投射的内容上可以融合ADS车道级导航,还可以实现巨幕观影等拓展功能;车规级32英寸投影,采用卷轴幕布的收纳形式,位于车顶位置,不占用车内空间,支持语音控制、内容流转,以及华为灵犀指向遥控,并且拥有护眼和防晕效果。
此外,由于问界M9车内所有屏幕均内装全新HarmonyOS 4,升级方舟引擎,依托华为自有硬件生态体系以及全车数字软件平台,可以实现多人多屏多设备无线传输、互联互通。
其次是智驾,毫无意外,问界M9搭载的是HUAWEI ADS 2.0智能驾驶系统,搭配全新设计的192线激光雷达,拥有更强大的探测和响应能力。
关于HUAWEI ADS 2.0,此前余承东已经在多次发布会上进行了介绍:其通过GOD(General Obstacle Detection,通用障碍物检测)网络2.0和RCR(Road Cognition&Reasoning,道路拓扑推理网络)网络2.0,使车辆具备全场景和全天候感知能力,可精准识别车辆、行人、交通设施与标识、桩筒等。
此次余承东更新消息表示,截止今年11月28日,HUAWEI ADS 2.0实现了全国高速、城快不依赖于高精地图的智能驾驶领航辅助(NCA);到今年12月底,全国将都可以实现城市NCA,并会在春节前陆续更新给包括问界M5、M7、M9和智界S7用户。
基于HUAWEI ADS 2.0,问界M9还进一步迭代了AEB能力。
其中,前向静止车AEB主动刹停时速最高支持120km/h,覆盖人驾、智驾场景;侧向支持40-120km/h主动避障,后向支持1-12km/h的主动刹停。
此外,问界M9还首发搭载ESA紧急转向辅助系统,当车辆与前方目标存在碰撞风险时,可自动控制转向辅助驾驶员避免碰撞。
再次是底盘,问界M9搭载了全新途灵智能底盘,采用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独立悬架,全系标配智能闭式空气悬架和CDC可变阻尼减震器,车身高度可实现5档智慧调节。
动力系统采用HUAWEI DriveONE 800V碳化硅高压动力平台,拥有22000rpm行业量产最高转速电机,动力性能不设限,0-100km/h加速时间仅需4.3秒。
最后是安全。余承东表示,安全是最大的豪华。被动安全方面,问界M9使用的玄武车身铝合金体积占比达80%,车身轻量化达到2.02,采用全球最大的一体压铸后车体,9000吨压铸设备,全车共12处采用2000Mpa核潜艇级热成型钢;门槛梁高达11个防护腔体,加强6系航空铝材质,能更好地吸收侧面碰撞能量。
此外,问界M9还搭载了华为巨鲸800V高压电动平台、全新小艺智慧助手、HUAWEI SOUND卓越系列等技术。余承东在现场不断重复:领先行业不止一代。
02
连续”爆款“,问界交付压力大
活动现场最大的欢呼声出现在价格公布那一刻:增程和纯电两个动力配置,4个版本,售价区间为46.98~56.98万元,较预售价格50~60万元,整体价格便宜了约3万元。
其中,增程Max售价46.98万元(比理想L9 Max贵1万元);纯电Max售价50.98万元(比蔚来ES8普通版贵1.18万元);增程Ultra售价52.98万元;纯电Ultra售价56.98万元。
不过,车漆颜色、“望舒杏”色内饰、22英寸轮毂、52度电池包、零重力座椅等配置都需要加钱,单项价格增加1万-2万不等,起售价46.98万元的问界M9增程Max轻轻松松就上到50万+。
尽管如此,多项技术于一身,加上价格与预售价相比大幅下探,带来的效果还是显著的。
根据鸿蒙智行消息,上市2小时,问界M9大定即突破1万台。
这其中或许有一部分“饥饿营销”作用。
余承东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问界M9新车预订已超过5.4万台,问界M9先行者计划1月26日率先启动交付,限量2000个名额,面向早期预订用户邀约;规模交付将于2月26日开启”。
但有华为门店销售表示,“先锋计划”仅能预定部分配置的Ultra版本(增程Ultra售价52.98万元;纯电Ultra售价56.98万元)。
无论如何,问界M9上市,至少算是已经“小爆”了一把,接下来就看交付能不能把握住机会了。
毕竟,问界新M7的“泼天富贵”赛力斯还没有完全接住。
新款问界M7
按照何利扬说法,问界新M7上市累计大定已超12万台,以每月3万台满产计算,也要4个月。
实际上,为了稳固消费者,本月问界新M7陆续推出了“提车关爱计划”,以及“提车不跨年”政策。
前者表示,超出相应等待周期,按超出天数获得提车关爱现金补贴;后者则提出,所有在2024年1月31日前(包含当日)下定的客户,若在2024年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之前,订单状态仍未显示“车辆已到店”,则在交车时可获得3000元现金。
赛力斯工厂此前发布加速提产规划
除了产能问题,问界或还面临销售人员补充问题。
今年10月中旬,我们走访问界北京门店时曾发现,除了用户中心以外的授权和直营门店中,不少店面仅配备了1-2名销售。销售人手不足,意味着一旦有试驾安排,店内所有看车顾客就只能由一位销售来负责,甚至会出现顾客找不到销售对接的情况,十分影响进店客户的订单转化率。
根据《晚点》消息,问界2024年销量目标为60万辆。想要完成如此目标,问界不仅要在研发,还要在销售、制造各个环节多多发力。
毕竟,蔚来曾有过前车之鉴。蔚来创始人李斌不止一次表示,由于产能和销售安排不妥当,2023年至少损失了1万销量。
03
四年三代产品,问界完成迭代
尽管有“烦恼”,但从卖车变成交付,怎么也算是甜蜜的。这其中,得益于华为强大的变通能力。
AITO问界意在打造以“人”为核心的智慧汽车生
首先体验在人事和组织架构上。
从2019年5月,华为车BU正式成立以来,已经经过了多次调整。
起初,华为车BU成立之际隶属于华为ICT管理委员会,王军任总裁。
彼时,由于华为车BU每条产品线都相对独立,资源复用率极低。华为迅速针对车BU进行了两次变动。
一次是组织架构。2020年底,华为将车BU从ICT管理委员会划归至消费者业务管理委员会(消费者BG)。
一次是人事任命。2021年5月,华为消费者BG(现已更名为终端BG)CEO余承东被任命为车BU的CEO,王军则被调任至车BU的COO(首席运营官)。
华为集团希望利用余承东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各项经验充分赋能汽车业务。余承东在接管车BU后,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按照华为矩阵管理模式摆开阵型的同时,在业务分工上也做了细化。
鸿蒙智行是智选车的新名字
华为车BU的主营业务主要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类似Tier 1的零部件供应商模式、第二种是华为HI模式、第三种就是华为智选车模式。
其中,余承东主抓自身更看好的智选模式;王军则更关注HI模式和汽车零部件业务。
随后的2022年,华为智选模式下的问界品牌成果喜人,而HI模式下的品牌极狐和阿维塔则水花不大。于是,王军被停职,华为汽车业务不断向智选模式倾斜。
2023年以来,由于HI模式投入巨大但落地不多,而智选模式迎来新伙伴需要调整架构。于是,前者于今年11月底宣布独立,面向行业进行资本层面开放,寻求更多对外供应机会;后者则是改为鸿蒙智行生态模式出现,更贴近消费者对华为认知、也更好平衡各家合作伙伴关系。
其次是产品上。
余承东发布问界M5
2022年2月,问界M5上市,如今来看,它实在算不上一辆好车,只是基于赛力斯SF5外观内饰进行改造,再加入鸿蒙智能车机系统,但是依托华为强大的品牌力,一炮而红。
但这种火爆是不长久的,很快,销量便出现下滑。今年以来,长期月销量在5000辆以下。
在此之下,华为不断针对主力车型问界M5做调整,先是做加法,推出问界M5智驾版,首次在问界系列车型上搭载华为智驾技术;后又做减法,推出问界M5标准版的同时,还给智驾系统降价,但效果都不明显。
于是,华为开始下“猛药”,推出新款M7,最低24.98万元的价格,不仅比处处对标的理想L7便宜了数万元,甚至和问界M5来到了同一起跑线,并且在车身、底盘和性能上进行了重新改造。
效果显然是显著的。
问界M9
如今,问界M9上市,华为带着全新十大智能汽车黑科技全量上车,把多年汽车领域学习经验全部实践,问界品牌进入了真正“造车”阶段。
如果将问界M9类比华为旗下的手机产品,很多人会觉得是Mate30,其搭载麒麟990芯片开启了华为旗舰机5G时代,家族设计语言也沿用至今。
四年、三代产品,华为开始给汽车行业输入汽车相关产品、颠覆一些固有认知。
智能电动汽车的Iphone时代什么时候到来,谁会引领?没有人知道答案,不一定会是华为,但它和小米等科技公司的入局,会加速那个时代的到来。
评论: